「老師,我兒子非常討厭寫作文,就拜託妳了。」
「討厭寫作文?為什麼呢?」
「因為他寫不出來,他討厭作文。」
「那平時在家寫小日記時是什麼情況?媽媽可以跟我說明一下嗎?」
「一開始他寫啊,寫得很爛,字很少,又不通順,我就擦掉,叫他重寫,他想不出來就一直哭,最後只好我念一句他寫一句,我快要痛苦死了,每次寫日記或寫作文,我們就裡就跟打仗一樣。」

每個剛接觸寫作的孩子,都躍躍欲試,眼神中迸裂出趣味的光彩,迫不及待想好好表現。

這是我接低年級寫作班時最常看見的畫面。

但是,當我接高年級寫作班時,看到的只有排斥、恐懼、厭惡、茫然和嫌棄。

這個禮拜在興南國小上課時,每個二年級的孩子一聽到要參加寫作課,不誇張,臉上都是期待的表情,甚至還有個孩子跳起來歡呼。

結果這次的主題是「說演故事」,他們下課時就跑來問我,什麼時候會寫作文?可以寫作文了嗎?今天會寫作文嗎?

我不知道從這樣的期待轉變為厭惡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,但我可以確定的是,那只要一秒鐘就可以做到。

從小,我的爸爸就是我最忠實的讀者,他甚至會將我的作品影印後帶到公司跟同事分享,其實真的寫得不怎麼樣,但他很得意,很驕傲,我的心裡就開始想著,我要好好的寫文章讓爸爸驕傲。

這條路上,我得到太多正面的力量,其中的環節若出了變化,肯定不會有這樣一個對寫作充滿熱情的我出現,也就不會有楊諾寫作教室了。

從大人降到孩子的視野去看世界,確實不容易,但其實小時候的我們不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嗎?

走這條路時,有人為自己喝采和鼓舞,就走得特別順利;走那條路時,得到的只是痛苦和否定,就只想遠遠的逃避。

我不贊同家長擦掉孩子的日記,寫得再爛,也是他的想法。

你能說一個畫家的作品畫得不太好,可以再修改,但你就是不能把他的畫作給撕掉,逼他重新再畫一幅「符合你想像」的作品。

或許家長會想,不能擦掉日記?那怎麼辦?他就是寫得很爛啊!

接受嘛!接受他這次寫得不太好,但鼓勵他至少會動筆寫下來,至少有勇氣寫出沒那麼好的文章。

然後陪他討論,陪他思考。

在下一次他即將動筆寫小日記之前,把他抓到沙發上,和他聊聊天,問他想寫什麼?為什麼想寫這個?打算怎麼寫?要不要爸爸或媽媽幫你?

我不認為孩子一定要補作文,如果有家長的陪伴和引導,再加上閱讀的習慣,其實孩子的作文真的不會糟到哪裡去。

所以,在補作文之前,家長可以多花些心思,試著調整方法,鼓勵孩子,多多提問,多多參與,多多理解,或許,就能改善這個狀況。

永遠記得,一件常常使人感到挫敗和痛苦的事情,是沒有人想去做的。

大人猶且如此,何況孩子?

但這些事情的所有前提,最重要的前提是,家裡絕對不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Ipad、Iphone、Xbox、PSP、電腦、電視等等的怪物,無上限地供應孩子玩耍,否則,想養出一個愛閱讀愛寫作的孩子?下輩子吧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日記 寫作 討厭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